大而不強的LED照明產業
據了解,目前,我國LED產業的產量為全球第一,產值位居全球第二。傳統白熾燈將淡出市場,LED燈具將成為照明市場的主流。資料顯示,長期以來,中國照明市場雖然容量巨大、品牌眾多,但是一直呈現出外資品牌一枝獨大的局面。一方面,偌大的照明市場中,以飛利浦、歐司朗、GE等為代表的幾大“洋品牌”橫行天下,幾乎占據照明領域全品類線;另一方面,本土照明企業雖然數目眾多,但是缺乏品牌影響力和核心技術優勢,其中一部分還淪為了國外產品的貼牌甚至縮小版。雖然近幾年也有一些本土品牌發展壯大,但是大都偏重單一品類,整體規模還不足以和國際品牌抗衡。
國內企業想要在外資巨頭的夾擊中突圍仍較困難,目前,國內LED產業發展的結構還是側重于封裝和下游應用環節,在上游的外延片、芯片兩大關鍵領域力量顯得較為薄弱。由于外延片、芯片、封裝等技術環節存在很多專利問題,跨國巨頭如美國SemiLEDsCorporation、荷蘭Lemnis公司等正在構建龐大的專利池,從而威脅到我國LED產業的長遠發展。
上游的被壟斷也令國內LED照明成本一直居高不下,普通民眾也難以接受其高昂的售價,不利于市場普及。有業內人士分析,我國在LED產業上與發達國家幾乎處于同一起跑線上,這給了國內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機會,也將對產業進行洗牌,多數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將淪為產業下游的“組裝車間”,久而久之喪失競爭力繼而倒閉或轉型。同時業界也呼吁LED行業標準盡快出臺,以解決目前LED照明技術及產品魚目混珠、參差不齊的窘境,規范市場,推動國內LED產業健康發展。
全球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在大力發展LED產業,而中國在大力推行“節能減排”政策的背景下,LED照明以其省電、使用壽命長、無二次污染等特點,將迎來新一輪產業高速發展的歷史機遇。
面對發展機遇,LED照明企業要確保抓住發展機遇,大力推廣LED產業的發展,發展途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,這在所難免,因此LED產業的發展需要企業和國家政策的雙重保障。